[转]四川华阳中学的“三维七段”单元教学模式

2012年04月10日 20:15:56来源:江永县江永县第一中学访问量:1381

“三维”教学,即知识与技能、方法与策略、情感与心理三个教学维度。“七段”指教学过程的七个阶段,即学习引导、先学自研、互动探究、点拨讲解、训练内化、诊断反思、辅导提升。

(简单解读:注重学习目标引导和动力激发;强调自主学习、自主钻研;互动探究深化理解部分教学内容;点拨、启迪学生发展思维;展开知识、方法、技能和心理训练;强调学生对知识学习、方法技能、情感态度心理的自我诊断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诊断和自我教学诊断;通过知识辅导、方法辅导、心理辅导,提升教学效果。)

按照华中的理解,“三维七段”是一个有机整体,“三维”通过“七段”来实现,并为“七段”注入了新的内涵。“三维七段”要通过单元教学来实现,“单元”教学可以是一章、一课、一节、一个知识点,需根据学科、课型特点和教学实情划分“单元”。

“三维七段”单元教学是实现“七个变”、推进新课改、建设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:教室变学室,讲堂变学堂,听书变读书,教材变学材,教案变学案,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,教法变学法。

 “七段”的详细解读

第一段:学习引导

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情、教情、班情和课标、大纲、考纲,要考虑所教学生的最近发展区,引导要明确、恰当、可操作,要与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。

     1.目标引导,激发动机。(1)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,过程与方法,情感、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。(2)目标设置时要设计基本目标、一般目标和较高目标。(3)目标必须明确、具体,具有可操作性、可检测性。

2.方法引导,指点路径。(1)指导学生理解教材、阅读教材的方法。(2)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、本节课的方法。(3)指导学生探究某一个知识点的方法。(4)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本单元、本节课相关知识的方法。

3.心理引导,增强信心。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,有预见性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,进行心理干预与调控。

第二段:先学自研

通过预习作业自学新知;利用自学指导中的部分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。通过学生自主先学,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、发展过程,研究问题的解决过程。

1.创设情景,激发兴趣。教师创设情景、设计问题时,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,含有体现知识理解、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,学生如何理解,掌握的过程,交流互动、探索的流程;还包含知识的生活、社会情感、价值,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的态度及教师的调控方式方法。总之,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要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。

2.养成习惯,自主学习。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,对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自主学习、自研理解、质疑的习惯。自己检测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的习惯。

3.调整状态,注重实效。教师要注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畏难情绪、自主学习不能坚持、自主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低效的情况,适时地给予引导、指导和帮助。

第三段:互动探究

互动探究包括认知的互动、行为的互动和情感的互动。

1.多向互动,有效探究。针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和学生自学过程出现的问题,通过生生互动、师生互动,学习小组合作学习,进行探究讨论。

2.角色互换,有效交流。课堂教学过程中,教师要走下讲台,深入学生之中,参与、指导学生的讨论,学生要走上讲台进行展示、交流和接受老师、同学的质疑。

第四段:点拨精讲

点拨讲解的过程,是一个启迪学生思维的过程,教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要同频共振,依然包括知识、行为和情感三个维度。

1.针对性要强。教师要以学定教,以学定讲,换位思考。根据教学内容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基础确定教学重点、难点;针对不同的学情确定讲解的起点、宽度与深度。

2.“五讲五不讲”。讲知识点,讲重难点,讲易错易混点,讲技巧点,讲思维(思路)升华点;学生已懂的不讲;学生自己能讲的不讲;学生能研究出来的不讲;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;老师讲不清楚的不讲。

第五段:训练内化

训练内化的过程,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、应用知识和提升心理素质的过程。

1.巩固运用。分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,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。

2.检测反馈。检测知识理解、掌握的程度,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计划。

3.体现“三维”。(1)知识技能训练,重点知识,重点的推理思维,重点的解题方法,重点的运算过程等要纳入其中。(2)过程与方法训练,如记忆训练,思维训练,数学的解题训练,语文作文的审题训练,同学交流互动、探索的方式或流程等。(3)心理训练;学习是艰苦的,学习就是攀登科学的高峰,学习中肯定有困难存在,有困难就有心理问题,就要解决心理问题。如课堂上控制自己的注意力,挫折后情绪的调控,学生学习期望未达到的心理调整,学生学习归因的心理调控等。

第六段:诊断反思

诊断反思不是目的,是为了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,有学生学习自我的反思,教师教学自我的反思和教师对学生学习指导的反思。诊断反思它包括分析、综合和评价。它既是教师专业提升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高级思维的过程。

1.通过练习中的问题进行反思。不仅局限于结果,还包括反思知识点、考点的了解、理解、掌握情况,知识的模糊点、错误点、丢失点等,有利于查漏补缺;反思解题方法、思维的形成过程,对提升能力的促进;反思本节知识的情感因素,对学生人生发展的价值所在,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心理反映,学生是否有激情的学习,是否乐于学习;反思本节课和本单元学生的学习效果。

2.通过教与学的过程进行反思。包括教师的反思诊断和学生的反思诊断。不仅反思结果,还要反思过程。把学习策略的研究、学习方法的总结、学习问题的诊断结合起来。把教学理念、目标、内容、过程、行为及效果结合起来。寻找课堂教与学的亮点和缺陷,挖掘教与学得失原因所在。过程和经历都很重要,失败和成功都是收获。目的是对教与学的规律进一步的认识,促进师生共同发展。

第七段:辅导提升

辅导提升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,是教学适应个体差异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项重要举措,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。

1.知识辅导。弥补知识缺陷、纠正知识错误、整理归纳知识等。

2.方法辅导。记忆方法、阅读方法、复习方法、交流方法、探究方法、反思方法、考试方法、诊断方法,实验方法指导以及审题、解题方法等的指导。

3.心理辅导。感知不准确、不清晰,不敏感。如粗心、注意狭窄、没看清楚,没有注意隐含的条件导致审题失误等。思维混乱、条理不清、逻辑性不强导致表达不准确等,通过师生的沟通交流,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。

“三维”渗透到“七段”的每一个环节中,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“七段”是基础,“三维”通过“七段”来呈现。“三维七段单元教学”中的单元可以是一章,也可以是一课、一节甚至于是一个知识点;可以是1课时,也可以是多课时,不是要求每节课都必须具备七个流程。“七段”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,同时也互相渗透,不是将教学过程进行的简单分段,不是简单的先后关系,要求教师在进行“单元”教学过程中整体地进行把握,还要注意学科、课型的特点,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(如内容、学情、时间等)恰当地化分“单元”。要考虑到不同学段的特点,如在高三年级,也可实行“三维六段”教学(可以不考虑“互动探究”环节)。

   

以一节课为例,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按如下方式融合的。

 

教师七段教学

学生七段学习

内容

目的

1.学习引导

1.明确目标

依据本节内容在本章或本单元的地位,整体设计可操作、针对性强(内容和学情)、可检测的“三维”目标,老师要指导性解读。

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,让其带着目标学习。

2.先学自研

2.先学自研

编写本节预习题(包括回顾上节知识的题),要紧扣教材,要突出重点,要有利于学生讨论(可以是课本上的讨论题),要杜绝简单的照书填空或选择题,要有方法指导的题目。若课前完成,老师要收集整理学生中的问题。

教材变学材,教案变学案,讲堂变学堂,听书变读书,让学生走进教材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
3.互动探究

3.互动探究

以小组讨论或实验等方式,若以小组讨论,每组中心发言人要在全班交流。让学生经历呈现问题、解决问题和生成知识的过程,老师要对知识生成给予指导和引导。若以实验的方式,学生要完成实验报告。此环节也可以是师生“对话”的方式完成。

教法变学法,转变学习方式,培养学生合作、探究学习的能力。

4.点拨精讲

4.边听边记

落实“五讲五不讲”,即讲知识点,讲重难点,讲易错易混点,讲技巧点,讲思维(思路)升华点;学生已懂的不讲;学生自己能讲的不讲;学生能研究出来的不讲;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;老师讲不清楚的不讲。

突出重点,突破难点。

5.训练内化

5.训练内化

针对目标和内容,用5-10道题,当堂训练,可以是选择题,也可以是简答题等。如发现问题,教师要及时补充讲解。

突出“五基”,即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、基本方法、基本原理、基本要求。

6.诊断反思

6.诊断反思

自选或选编一定量的课后练习题,供学生课外(即晚自习)作业,检测当天达标情况。

检查效果,诊断问题,反思收获,弥补不足。

7.辅导提升

7.质疑解难

针对不同层次,不同水平,不同素质的学生进行知识、方法、心理的因人施教。

培优、促中、补差。

编辑:若水泱泱

0.3341s